郑州的春末总飘着法桐絮,最近不少朋友找我打听陵园的事——家里老人想选个"稳当"的地方,既要合法,又不想离市区太远。毕竟逢年过节祭拜,路上折腾太麻烦。其中问得最多的,就是云鹤生态艺术陵园:是不是政府批准的?离嵩山路到底有多远?
先说说大家最在意的"合法性"。咱们郑州人选陵园,最怕遇到"私建公墓",钱花了不说,往后可能有隐患。我特意查了郑州市民政局的官方名录,云鹤陵园是妥妥的"正规军"——2019年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、郑州市民政局监管,资质编号豫民墓证字第006号,在市民政局官网"经营性公墓列表"里一搜就有。其实它的"正规"不止是资质,连规划都纳入了郑州南部生态文化带建设,绿化方案是跟林业部门一起定的,保留了大片原生法桐林,这背后都是政府对它的认可。
再说说离嵩山路的距离。嵩山路是郑州的"南北大动脉",沿线住着不少老郑州人。我开车试过:从嵩山路与南三环交叉口的百姓广场出发,沿南三环向东3公里转107国道(京深线)向南,12公里就到园区入口,全程20分钟左右。不想开车的话,坐215路从"嵩山路南三环"站到"107国道南四环",再转园区接驳车,40分钟也能到。这个距离刚好——既不太远,不会让祭拜变成"长途跋涉",又避开了闹市区的喧嚣,符合陵园该有的静谧。

其实云鹤还有点"不一样"。上次陪朋友去,一进园区就觉得舒服:没有压抑的碑墙,每座墓碑都藏在绿树里,有的是黑山石刻着家训,有的是汉白玉旁种着月季。园区里还有个"记忆广场",放着民国煤油灯、80年代自行车,说是让后代记住"老家的样子"。朋友家老人看了说:"这儿不像陵园,倒像个能常来坐的公园。"
选陵园不是选"一块地",是选安放思念的地方——合法,才能安心;离得近,才能常来;环境好,才能让思念有温度。云鹤刚好把这几点都占了,也难怪问的人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