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有老人的朋友,大概都躲不过「选墓地」这个有点沉重却必须面对的话题。不像买房子能反复对比户型,选墓地既要考虑位置、环境,更得咬着牙确认「这地儿合法吗?」毕竟新闻里偶尔出现的「违规墓地被拆」「交钱后找不到人」的事儿,想想就揪心。荥阳市挨着郑州,交通便利,不少郑州及周边的人都把这儿当作「身后归宿」的候选地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荥阳那些能放心选的正规墓地,以及选墓时要踩的「安心细节」。
要说荥阳最有底蕴的正规墓地,北邙陵园肯定得排前头。老辈人都知道「生在苏杭,死葬北邙」,邙山的土厚、风水好,历朝历代都有贵人葬在这里。北邙陵园是1998年就拿到民政局批文的老墓园,土地使用证、经营许可证样样齐全,算是荥阳「骨灰级」的正规墓园了。位置也很方便,连霍高速荥阳出口下来,跟着指示牌走10分钟就能到——沿途能看到成片的玉米地,转过一个坡,突然就闯进一片茂密的柏树林,风一吹沙沙响,倒不像想象中那么肃穆,反而有股子安宁的劲儿。园子里的环境是真不错,背靠邙山余脉,前面有个小水库,夏天满池荷花映着蓝天,秋天银杏叶落得满地金黄。去年陪朋友去看墓,接待的大姐说,园子里的柏树都是二十多年的老苗,每棵树都有编号,定期有人修剪;最贴心的是免费看墓车,从郑州火车站就能接,不用自己找路。朋友最后选了个靠水库的位置,说「以后来看看,就像陪爸爸在湖边散步」。

如果觉得北邙陵园有点偏,荥阳市区边上的「荥阳市公墓」是个更接地气的选择。这是荥阳市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公墓,2010年建成,位置就在京城路街道办旁边,从荥阳火车站打车15分钟就到。虽说叫「公墓」,但环境一点都不潦草——进门是个小广场,中间立着汉白玉纪念碑,两边种着玉兰树,春天开得满树白;墓区划分得清清楚楚,有传统立碑区,也有近几年流行的树葬、花葬区。价格也实在,传统立碑3万起,生态葬不到1万。最让人放心的是服务:管理费一年100块,直接交给民政局,收据上盖着红章;每次来扫墓,门口的保安会主动帮忙拎东西,卫生间永远有热水,连碑前的杂草都有人定期清理。邻居张阿姨去年给老伴选了这儿,说「不是什么豪华地方,但走进去就觉得踏实,像回到老院子」。
要是喜欢更有「温度」的墓地,青龙岗纪念园和福寿园可以试试。青龙岗在荥阳南边的贾鲁河边上,是2015年建成的生态墓园,主打「人与自然共生」——没有高大的围墙,取而代之的是爬满蔷薇的花架;墓碑不是清一色的花岗岩,有木头的、陶瓷的,甚至还有刻着逝者手书的石牌。他们的树葬很有特色:选一棵小松树,把骨灰盒埋在树下,墓碑就是一块刻着名字的铜牌,每年清明节,工作人员会帮着给树浇水、挂祈福卡。朋友的妈妈是老师,去世前说「不想占土地,想变成一棵树」,最后就选了这儿——现在每次去,看着小松树抽新芽,朋友总说「像妈妈还在陪我长大」。福寿园在荥阳东边的豫龙镇,更偏向「个性化」:喜欢书法的,可以把逝者的手书刻在碑上;喜欢音乐的,能嵌个小音箱循环播放逝者爱听的歌。不过价格稍微高一点,适合预算充足的家庭,但胜在正规——资质能在民政局网站上查到,售后也有保障。
选正规墓地,其实就是选「安心」。最后想跟大家唠两句辨别的小技巧:首先一定要看「两证」——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和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,没有这两个证的,再便宜也不能碰;其次别信路边小广告,那些「低价墓地」要么是违规占耕地,要么是村里私卖,以后说不定就被拆了;第三要实地考察,看看园子里的维护情况——比如柏树林有没有修剪,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