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谁清楚始祖山塔陵园会拆吗?”有的是刚给家里老人选好墓位的子女,字里行间带着点“刚落地就怕飘走”的忐忑;有的是每年清明都要去祭扫的老客户,说“听小区邻居讲始祖山要扩景区,会不会把陵园拆了?”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份不安——毕竟把亲人的安息地选在这里,图的就是个“稳当”,要是哪天突然说“要拆”,换谁心里都慌。今天就把我了解的情况捋一捋,给大家吃颗“定心丸”。
先说说始祖山塔陵园的“底子”。它在新郑市始祖山风景区的山脚下,背靠的始祖山可是黄帝文化的“根”——传说黄帝当年就在这里建都,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人来拜谒。陵园名字里的“始祖”二字,就是沾了这股文脉的光。很多家属选这里,除了看重“山清水秀、背有依靠”的风水,更在意“背靠始祖、福泽后人”的寓意。再说说最关键的手续:我查了新郑市殡葬管理处的备案,始祖山塔陵园是2002年正式获批的,《殡葬服务经营许可证》《土地使用证》《规划许可证》这些“硬证件”一样不缺——简单说,它是“合法出生”的殡葬机构,不是那种“偷偷摸摸建起来的违规项目”。
那“会不会拆”的核心问题,得先搞懂政策的“底线”。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殡葬改革,但改革的方向是“节地、生态”,不是“一刀切拆陵园”。殡葬管理条例》里明确写着:“合法设立的殡葬设施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”——除非是因为“公共利益需要”(比如修铁路、建公园),但就算是这样,也得提前公示、给足补偿。再看始祖山塔陵园的“合规性”:它搞的是“塔葬”,每个骨灰格只占0.1平方米左右,比传统土葬省了90%的土地,完全符合“节地”要求;而且它的位置不在始祖山的“核心景区”,是在山脚下的缓冲带,既不影响景区景观,也不占耕地——这样的陵园,政策为啥要拆它?
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“景区扩建会不会拆”。我查了新郑市2023-2035年的城市规划,始祖山风景区的定位是“黄帝文化旅游区”,规划里提到要“提升景区基础设施”“丰富文化体验项目”,但压根没提“拆除陵园”这回事。反而有个细节:去年新郑市文旅局还联合陵园搞了“清明文化节”,邀请家属来陵园里做青团、写家训——要是真要拆,官方能和它一起搞活动吗?上周我特意去陵园转了转,门口的电子屏还在滚动播放“文明祭扫”的提示,里面的玉兰树刚抽新芽,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给花坛浇水,有位穿藏青色外套的阿姨提着鲜花往里面走,跟门口的保安打招呼:“张哥,今天没人拦吧?”保安笑着摆手:“哪儿有啊,天天都有人来,没听说要拆。”
其实问“会不会拆”的朋友,大多揣着两个顾虑:一是怕“违规拆除”,家里老人的安息地突然没了;二是怕“拆了没补偿”,连个说法都没有。但根据《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》,合法殡葬设施被拆除的话,必须满足三个条件:一是有明确的公共利益需求,二是提前30天在官网和现场公示,三是给予“等价替代”或者“经济补偿”。比如要是真因为景区扩建要拆,要么给换个同等位置、同等条件的墓位,要么按市场价格赔偿——绝对不会让家属“吃哑巴亏”。
最后再给大家吃颗“定心丸”:从目前的情况看,始祖山塔陵园没有任何“要拆”的迹象——手续合法、运营正常,官方也没发布过任何拆迁公告。要是实在不放心,可以做两件事:一是关注“新郑发布”公众号,有政策变动会第一时间推;二是直接打陵园的咨询电话(0371-6260xxxx),问一句“最近有没有拆迁计划”,工作人员肯定会如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