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的春天风里带着桂香,可不少家庭的心事却和这暖无关——给亲人选一处安息地,最怕的就是“手续不全”。前两年新郑某“黑陵园”被拆的新闻还在耳边,王阿姨去年给父亲选墓时,特意绕了大半个郑州,最后停在中牟的云鹤生态艺术陵园门口:“我就想看看,这儿的证到底全不全。
其实选陵园的关键,就看“民政审批”这四个字。按照国家《殡葬管理条例》的明确要求,经营性公墓必须由设区的市民政部门审批,拿到《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才算具备合法经营资格。云鹤生态艺术陵园的负责人说,他们的许可证是2018年由郑州市民政局核发的,许可证号清清楚楚印在官网首页和服务中心的公示栏里——这不是一张简单的纸,是陵园“合法身份”的最有力证明。很多郑州家庭都有过类似的担忧:要是选了没民政审批的“黑陵园”,万一哪天政策收紧被拆除,连亲人的骨灰都没地方安放,这种“二次伤害”谁都承受不起。
云鹤的“合法”从来不是“单条线”,而是一张“全链路”的安心网。除了民政部门的核心审批,国土部门核发的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明确标注土地用途为“殡葬用地”,是通过国有出让方式取得的合法用地;规划部门的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》详细规定了陵园的建筑规模、绿化比例,甚至连每一条步道的宽度都有章可循。更让家属放心的是,陵园的运营完全贴合郑州近年来推行的“节地生态安葬”政策——树葬、花葬区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,每一棵柏树都对应着一份“生态承诺”,既符合国家殡葬改革方向,也让安息地多了份自然的温度。负责客户接待的小李说:“我们从不敢省‘手续’的事,因为每一本证背后,都是一个家庭的信任。”
王阿姨的顾虑最终化成了踏实。那天她跟着小李走到服务中心的公示墙前,伸手摸着《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的塑封膜:“这证上的红章是郑州市民政局的吧?”小李笑着打开郑州市民政局的官方网站,输入许可证号后,页面立刻跳出“郑州市云鹤生态艺术陵园有限公司”的审批详情——发证日期、有效期、审批机关等信息一目了然。旁边的张叔凑过来补充:“我去年给母亲选墓时,不仅查了官网,还特意打了民政局的咨询电话,确认云鹤确实在正规经营性公墓名录里。”临走时,王阿姨选了一块靠湖边的树葬位,风掀起她的衣角,她望着远处的柏树林说:“我爸生前爱养鱼,这儿能看到湖水,手续又全,他肯定喜欢。”
对郑州人来说,选陵园从来不是“买一块地”,而是“选一份安心”。云鹤生态艺术陵园里的每一本证件、每一棵绿植、每一次耐心的解答,都是给这份安心“加的码”。就像园子里的侧柏,根扎得深,才能长得稳——合法审批就是陵园的“根”,只有根稳了,家属的心事才能落地,亲人的安息才能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