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的春天总裹着层湿乎乎的雾,清明前后的邙山脚下,总见得着提菊花、拎纸扎的人——对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来说,给亲人选块“安心地”,从来不是件能随便对付的事。毕竟那是要装下岁岁年年思念的地方,得近点,静点,得让每次去看他的路,都不那么难走。
选墓地先看“顺不顺路”。老郑州人都认邙山,不是信什么风水,是邙山余脉延伸到惠济区,地势高燥不涝,关键离市区近——从金水区上北四环,半小时到北邙陵园;就算没车,723路公交也能直达门口。对朝九晚五的年轻人来说,周末扫墓不用早起赶长途,这比任何“风水说辞”都实在。南边的河南福寿园在樱桃沟旁,走郑少高速半小时,周边有樱桃园,扫墓完还能摘点鲜果带回去,像给亲人捎了份小礼物;黄河纪念公园挨着惠济区黄河滩,从惠济万达开车15分钟,能看黄河水缓流,听芦苇荡风声,连路上的风景都染着温柔。
再看环境,要“有生气”。不是堆假山、挖人工湖的“公园感”,是能让人觉得“亲人住在这儿,不孤单”。北邙陵园里的侧柏和国槐有十几年树龄,树影叠着树影,风一吹沙沙响,像有人在轻声应你;河南福寿园主打“生态葬”,把墓地做成花台,墓牌藏在月季丛里,春天花开时粉白一片,连空气都甜;黄河纪念公园更妙,园子里有小码头,能坐游船逛黄河,我朋友选了这儿,说每次看黄河水就想起爸爸带他钓鱼的日子,“像爸爸还在身边,换了个地方坐”。
价格得“拆开来算”。郑州墓地从3万到20万不等,别光盯“起步价”。北邙陵园的“生态节地墓”占地0.5平,种常春藤,3万出头;中等“家族墓”带2平小花园,能放石桌,5-8万;高端“艺术墓”定制刻诗,10万往上。关键问清“包什么”:管理费20年一交(3000-5000块)、刻字费合葬费要不要加钱?我朋友遇过坑——选4万的墓,刻名字要1000块一个字,赶紧换了家。
最后一定“看证避坑”。郑州民政每年公布合法公墓名单,北邙、福寿园、黄河纪念公园都是正规的。别贪便宜买“农村墓”,说是“永久产权”,城里人买了不受保护——去年有阿姨买中牟农村墓,拆迁时开发商说“集体土地没赔偿”,哭都没地儿哭。网上“先交钱再看地”的,绝对是骗子。
其实选墓地,选的是“心安”。不是要贵石材或豪华布局,是站在那儿忽然觉得“嗯,这里适合他”——适合他爱安静,适合他听鸟叫,适合你每次来都能唠两句:“妈,今天做了您爱吃的红烧肉”“爸,我升职了”。郑州的陵园不少,慢慢走慢慢看,总能找到装得下思念的“安心地”。就像我奶奶选的北邙陵园,她生前说“离市区近,你们想我就来,我能看你们回家”。现在每次去,我带她最爱的洋桔梗,风一吹花瓣飘,像她笑着摸我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