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福寿园公墓生态树葬是公益性的吗?

  • 2025-10-13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衣领时,我正站在河南福寿园的生态树葬区里。一排排国槐的枝叶在阳光下舒展,树坑旁的师傅捧着米白色可降解骨灰盒,动作轻得像在安放一件易碎的珍宝。不远处,穿藏青色外套的阿姨蹲在树旁,用小喷壶给新种的侧柏浇水,嘴里念叨着:“你姥爷最爱的就是柏树,现在好了,天天能守着树看太阳。”这样的场景,让我忽然明白——生态树葬从来不是“简单埋在树下”,而是一场关于生命的温柔延续。

很多人对“生态树葬”的认知停留在“省钱”或“环保”,但在这里,我看到的是更细腻的设计:树坑深度严格控制在1.5米,刚好避开地下水位;可降解骨灰盒用玉米淀粉制成,半年内会完全融入土壤;不立墓碑,只在树旁挂一枚刻着逝者名字的金属牌,牌身是叶脉的形状——既保留了纪念的温度,又不会让园区变成“石头森林”。园区里的树种也有讲究:国槐是中原的“家乡树”,侧柏耐活能扎根,就连树下的草种都是本地的狗牙根,不用频繁浇水施肥。负责养护的师傅说:“这些树要陪逝者一辈子,得选能扛住风风雨雨的。”

“河南福寿园的生态树葬是公益性的吗?”这是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。公益性”的内核从来不是“免费”,而是“以公共利益为导向”。作为经营性公墓,河南福寿园的生态树葬项目却带着鲜明的公益属性:它的收费仅为传统墓葬的三分之一,只覆盖土地整理、可降解材料和20年养护的基本成本;它没有户籍限制,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,还是来中原打拼的外乡人,只要认同绿色理念就能申请;更重要的是,这个项目从2018年启动至今,从未做过商业宣传,反而主动走进社区讲生态葬的意义——它的目标不是“卖墓位”,而是“让更多人接受更有尊严的告别”。

河南福寿园公墓生态树葬是公益性的吗?-1

去年秋天遇到的张先生,让我对这种“公益”有了更具体的理解。他的父亲是退休林业工人,生前在伏牛山种了30年树,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:“别买墓地,浪费土地。要是能把我埋在树下,让我接着种树,就行。”张先生跑了好几个墓园,最后选了这里——不是因为便宜,是因为他看见师傅给树坑铺腐殖土时,说“这土是专门配的,能让树长得壮”;是因为园区承诺“只要树在,我们就一直养护”。今年清明再见到他,他正摸着国槐的树干笑:“你看这树,去年才到我肩膀,现在都比我高了。我爸生前总说‘树是活的纪念碑’,现在真应验了——风一吹,树叶沙沙响,就像他在跟我说话。”

河南福寿园公墓生态树葬是公益性的吗?-2

这样的故事在园区里还有很多:开早餐店的李姐把母亲的骨灰埋在桃树下,每年春天看桃花开,说“我妈生前最爱吃桃子,现在能天天守着桃树”;做建筑工人的王哥把父亲的骨灰埋在榆树下,因为父亲总说“榆树疙瘩能做家具,实在”。他们选择生态树葬,不是“将就”,是因为这里让死亡变成了“继续陪伴”——不是站在冷硬的墓碑前沉默,而是摸着树干想起逝者的温度;不是每年一次的“扫墓”,而是每季度来浇一次水,看着树慢慢长大。

河南福寿园公墓生态树葬是公益性的吗?-3

有人问:“经营性公墓做生态树葬,算公益吗?”我想起园区负责人说的话:“公益不是标签,是有没有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。”生态树葬的收费只覆盖基础成本,比传统墓葬低三分之二;没有身份门槛,无论是本地户籍还是外来务工者,只要认同理念就能来;甚至会给困难家庭减免费用——去年冬天,园区就为一位低保户老人免费提供了生态树葬服务。负责人说:“我们想让大家知道,绿色殡葬不是‘高端选项’,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拥有的尊严。”

风又吹过来,槐花香裹着树叶的清香漫过来。我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