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收到类似的留言——"郑尧高速新郑西出口的始祖山塔陵园开了没?""想带孩子去给爷爷扫扫墓,怕白跑一趟"。其实不止线上,连小区里的阿姨们凑在一起都在问这事——毕竟这个依山而建的陵园,装着太多家庭的想念。上周末我特意跑了一趟,把大家关心的问题摸得明明白白。
首先给个准话:始祖山塔陵园已经恢复正常开放了。到门口时,保安师傅正帮一位拎着鲜花的大姐推开门,笑着说"现在不用查健康码,直接进就行"。我特意问了值班的工作人员,常规开放时间是早8点到晚5点,要是赶上清明、寒衣节这样的高峰日,会提前半小时开门、延后一小时关门——不过建议去之前打个电话确认,毕竟偶尔会有临时调整,比如上次暴雨后园区清理路障,晚开了一小时,别让想念变成空跑。
其实很多人不知道,这个陵园藏着"始祖山的灵气"。它坐落在始祖山脚下,而始祖山可是黄帝文化的"根"——园区里有个不大的祭祖广场,中间立着黄帝的浮雕,旁边的青石板上刻着"饮水思源"。我走的时候碰到一位大叔在给母亲的墓擦灰,他说"我妈生前总说始祖山的空气好,现在葬在这儿,等于天天能闻松针味"。可不是嘛,园区里的侧柏长得密,风一吹沙沙响,连墓碑上的青苔都带着股清劲,倒不像传统陵园那么压抑,更像把亲人"安置"在了山里的"老房子"。
再给大家凑点实用的"干货":要是去办业务,比如选墓位、办安葬,记得带身份证和亲属关系证明(户口本或者结婚证),不然得跑第二趟;祭扫的话,园区门口有免费鲜花领,尽量别烧纸钱——不是不让,是园区有专门的焚烧炉,集中烧更安全,也不会把墓区的草熏黄;交通更省心,郑尧高速新郑西出口下来,顺着始祖山大道往南1公里就到,门口的停车场能停30多辆车,公交的话坐新郑10路,直接到陵园门口。
其实大家问"开没开",本质是问"能不能见着亲人"。我那天在园区碰到个小姑娘,蹲在墓前给奶奶的照片贴贴纸,她说"奶奶生前爱给我买贴纸,现在我给她贴"。风把她的刘海吹起来,旁边的柏树叶落了一片在墓碑上,画面特别软。始祖山塔陵园的开放,说到底是给想念留了个"出口"——不用隔着屏幕说"我想你",不用对着手机看照片,能亲手摸摸墓碑,能把鲜花放在墓前,能坐在台阶上跟亲人"唠唠"最近的日子,这就是最实在的安慰。
要是你最近打算去,不妨早起点,顺着园区的小路往山上走两步,看看始祖山的晨雾,闻闻松针的香,说不定能想起小时候跟亲人一起爬始祖山的日子——那时候你拽着他的衣角,他说"慢点儿,山上有松鼠",现在换你站在墓前,说"爷爷,我看到松鼠了,跟小时候一样"。风会把话带上去的,他一定能听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