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乡,家里有老人的多少都听过龙居山和凤凰山这两个陵园。去年春天我陪 Aunt 去选墓,她攥着老伴的照片念叨:“得找个能常来看看,又不吵的地方。”这一遭走下来,倒把两个园子的底细摸了七七八八。
先说说位置。龙居山在凤泉区西杨村,从市区开车二十分钟就到,公交13路能直达门口,连站牌都写着“龙居山陵园”,对没车的家庭尤其友好。凤凰山藏在凤凰山森林公园里头,得从团结路往北拐段乡道,路两边是成排的毛白杨,风一吹叶子哗哗响,像进了郊外的小山林——虽然远点,但一进园区就能闻到草木的清苦味,连呼吸都变轻了。
再讲环境。龙居山是设计师规划过的“园林式陵园”,进门有个小湖,湖边垂杨柳的枝条扫着水面,睡莲夏天开得粉白粉白的。往上走是阶梯式墓区,每一层都有青瓦小亭,亭子里摆着石凳,累了能坐下来歇口气。我印象最深的是个靠湖的墓位,旁边种着棵山楂树,主人家说这是老人在世时在阳台养的,陵园帮着移了过来,秋天红果挂在枝头上,倒比鲜花还耐看。凤凰山就野趣多了,它顺着山坡自然铺展开,没有刻意的修剪,墓道是碎石铺的,踩上去沙沙响。有次去碰到一只花斑猫蹲在墓碑上,见人来了也不躲,眯着眼睛像在帮主人守着家。山坡上的野酸枣树夏天结满小果子,保洁阿姨笑着递过来两颗:“甜得很,老人要是在,肯定爱摘。”
服务和细节是最能打动人的。龙居山的服务很“贴”,提前打电话就能约免费看园车,司机师傅会等着,不急不躁地介绍每块区域。有次陪一对年轻夫妻去,他们想给喜欢画画的父亲做个艺术墓碑,业务员拿出好几种设计图——有带画笔浮雕的,有能嵌素描作品的,最后选了个带小画框的,把老人的手绘画印在上面,夫妻俩看了当场红了眼。凤凰山则更讲“老理儿”,比如清明会搭个小棚子,免费发菊花和抹布,志愿者帮着擦拭墓碑。去年清明我陪Aunt去,她蹲在墓碑前擦灰,旁边志愿者递过来一杯温水:“阿姨慢点儿,别累着。”Aunt后来跟我说:“就这一杯水,比啥都强。”
价格方面,两家差距不算大,但侧重点不同。龙居山的墓位从三万多到十几万都有,湖边的景观位得八万多,半山腰的普通位大概四万左右;凤凰山的价位更亲民,同样面积的墓位能便宜两三千,还常有“老带新”优惠——介绍朋友来能减五百块。Aunt最后选了凤凰山,她摸着墓碑旁的野菊花说:“这味儿像老家的后山,老伴活着的时候总说,老了要回乡下守着菜园子,现在也算遂了愿。”
其实选陵园哪有什么“绝对好”?就像有人爱喝胡辣汤有人爱喝豆浆,各有各的心头好。要是你图交通方便、服务周全,龙居山准没错;要是偏爱清幽静雅、带着点野趣的“自然感”,凤凰山能戳中你心里的软处。说到底,我们选的不是一块石头,是给亲人找个“能常回来看看”的地方——只要站在那儿,想起TA时心里暖,那就是对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