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乡龙居山陵园简介说下?

  • 2025-11-01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从新乡市区往西北走二十分钟,过了凤泉区那排飘着糖炒栗子香的老商铺,就能看见龙居山陵园的入口——两排梧桐树的枝叶在头顶织成绿伞,树底下摆着几个石凳,常有附近的老人坐在那唠嗑,说“这陵园比公园还得劲”。

龙居山的名字沾着太行山的灵气,它坐落在凤凰山南麓——那是太行余脉伸到新乡的“小尾巴”。早年间这里是片种玉米和苹果树的坡地,建陵园时设计师没推平山势,反而顺着坡修了弯弯曲曲的小路,把每个墓穴都嵌进灌木丛或花丛里。你走在园区里,不会看见密密麻麻的墓碑挤在一起,反而会遇见一丛丛开得热热闹闹的月季、几棵挂着青果的杏树,还有个养着红锦鲤的小池子——池边石头上的“放生池”三个字,是园区老管理员写的,他说“鱼能活好久,像替咱们陪着逝者”。

新乡龙居山陵园简介说下?-1

园区的墓碑很有“新乡味”。不用发亮的大理石,偏选凤泉本地的青石板,表面带着自然的裂纹,像老家灶台上用了几十年的老石板。刻字也不用电脑体,找的是新乡本地书法家手写,有的写“母亲大人张氏之墓”,有的写“老顽童李叔安息”,连标点符号都带着家常气。有个年轻人把奶奶的墓选在这儿,就因为奶奶生前最爱吃凤泉的苹果——园区里正好种了几棵苹果树,秋天他会摘几个红苹果放在墓前,说“奶奶,这是你爱吃的甜口”。

新乡龙居山陵园简介说下?-2

龙居山的服务没有“商业感”,倒像邻居帮忙。每年清明,入口处会摆张桌子,免费提供浆糊、纸钱和矿泉水,穿蓝马甲的志愿者是附近社区的阿姨,看见老人弯腰擦墓碑,赶紧上去扶一把:“婶子,我帮你,别抻着腰”。代祭服务不是拍个视频就完——志愿者会先擦干净墓碑上的青苔,摆上逝者生前爱吃的:爱喝胡辣汤的爷爷,会有保温桶装着的热汤;爱听戏的奶奶,手机里会放一段《穆桂英挂帅》,声音轻得像奶奶生前坐在院子里听的那样。

园区里还有个小得不能再小的“记忆馆”,摆着新乡老物件:旧自行车、粮票、老瓷碗,甚至一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乡地图。这些都是居民捐的,有的是逝者生前用的,有的是后辈找出来的。有次看见个小朋友摸旧自行车的车座,问爸爸:“这是爷爷当年骑的那种吗?”爸爸说:“是呀,你爷爷当年就骑这辆车送我上学。”小朋友摸着车座上的补丁,说:“爷爷的车座好软哦。”

其实龙居山最让人安心的,是它不像“陵园”,更像“家乡的后院”。附近老人常来散步,说“能听见风穿梧桐树的声音,像小时候在凤凰山脚下放羊”;年轻人来扫墓,会坐在石凳上跟逝者唠唠:“妈,我涨工资了”“爸,孙子会喊爷爷了”;连小朋友都不害怕,因为他们看见的是花、是树、是游鱼,还有奶奶的苹果、爷爷的胡辣汤。

龙居山不是冰冷的墓碑堆,是新乡人藏思念的地方。它像太行山上的青石板,刻着一辈辈的故事;像卫河边的风,带着家乡的味道;像家里的老院子,不管走多远,回来就能找到根——找到那些关于爱、关于记忆、回家”的感觉。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