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陵陵园简介说下?

  • 2025-10-17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踏入陕西黄陵县的桥山,风里就裹着股苍劲的柏香——这是黄帝陵的气息。山不高,坡也缓,每一步踩下去都像踩着华夏民族最柔软也最坚实的根。柏树林遮天蔽日,阳光从叶缝漏下,在石阶上跳着碎金似的光,连风都走得慢了,像怕惊碎什么。

黄帝陵的故事要从两千多年前说起。汉武帝北征匈奴凯旋,特意绕到桥山,让士兵筑起“汉武仙台”,摆下祭品向黄帝致敬——这是史书中最早的祭祀记载。唐代唐太宗下诏将祭祀纳入官方礼制,宋代添了轩辕庙的木构建筑,明清不断扩建,终于形成“陵庙相依”的格局。每一次修缮都是后人对“根”的守护,像儿子给父亲修房子,越修越结实温暖。

黄帝陵陵园简介说下?-1

顺着柏香往上走,轩辕庙的朱红大门撞进眼里。推开门,最先看见“黄帝手植柏”——树龄五千多年,七八个成年人才能合抱,树皮像老龙鳞片,却泛着苍绿光。枝桠向天空伸展,像守护又像召唤。有人说这是黄帝亲手栽的,当年他摸着小树苗说“等你长大,子孙就有根可寻”,如今树真成了“根”的象征,游客摸着树干小声说“老祖宗,我来了”。

黄帝陵陵园简介说下?-2

轩辕庙后是祭亭,亭中“黄帝陵”石碑由郭沫若题写,字体浑厚如黄帝背影。祭亭前广场每年清明会摆满鲜花,编钟声响彻柏林。再往后是黄帝陵冢,封土高3.6米,周长48米,青草覆盖像绿被子。陵前“桥山龙驭”碑讲黄帝乘龙升天传说——哪有什么龙?他的灵魂早融进柏叶、风里,融进子孙血脉。

每年清明桥山最热闹。台湾老人带孙子撒家乡泥土,海外华人穿唐装捧鲜花,小朋友攥国旗读祭文。黄帝陵不是冷石头,是“活的根”:手植柏的新枝像孩子小手指,祭亭鲜花每天换新,碑刻墨色藏着千年敬仰。这里没有距离,只有“找到家”的踏实。

下山时回头望,夕阳染金柏树林,陵冢、碑亭浸在光里。风里柏香更浓,像老祖宗说“不管走多远,回来看看——这里是家”。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