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正月初八,我在郑州西郊茶社见了张阿姨——她刚从荥阳看墓地回来,攥着三张宣传单皱着眉说:“比去年贵点,但离市区近,我家老头晕车,太远的话他肯定不愿去。”其实新年过后,郑州周边陵园咨询量比年前涨了三成,大家最关心的就是:现在价格到底多少?有没有合适的选择?
沿着连霍高速向西40分钟到荥阳邙山墓地群,这是郑州周边最“接地气”的集中区。福园”陵园,上周我陪朋友去过:最便宜的双穴立碑墓1.8万起,在园区北侧,周边侧柏成林,夏天遮阴好;中端3.5万起,在中心区靠近水池,能看邙山远景;最贵5万出头,是带小花园的家庭墓,能种月季或菊花,工作人员说“每年春天帮着浇水,不用家属操心”。最贴心的是交通——陵园每天有两班免费班车从二七广场发车,不到1小时就到,张阿姨就是冲这点选的这儿。
想沾文化底蕴,新郑始祖山的陵园是好选择。从市区走京港澳高速转始祖山大道,1小时能到。始祖苑”,入口立着黄帝像石碑,园区步道刻着《黄帝内经》片段。价格3万-8万,主打“文化共鸣”:有的墓型用汉白玉雕云纹,有的配了小型石鼎。陵园门口有免费电瓶车接送,山上步道修得平整,老人走起来稳当。负责人说:“来这儿的家庭,大多想让逝者‘回到祖先身边’,毕竟始祖山是黄帝故里。”
预算充足的话,中牟雁鸣湖的生态陵园值得看。走连霍高速转郑开大道,1小时10分钟到“雁鸣生态园”,挨着湿地,墓型更“生态”:8万起的树葬,骨灰埋在银杏树下,树牌刻逝者名字;12万起的湖景墓,正对着芦苇荡,秋天能看大雁飞。我遇到一对年轻夫妻,定了湖景墓,说“爸爸生前爱钓鱼,看着湖他肯定高兴”。不过热门位置要提前1-2个月预订,别等急了再找。

小众选择是新密伏羲山,郑少高速转伏羲山大道1小时20分钟到“伏羲源”。陵园建在山地坡地,每块墓都能看主峰。价格5万-10万,主打“个性化”:有的墓前做小茶桌,祭祀时能坐下来喝茶;有的种红豆杉“守墓”。负责人说:“来这儿的都是喜欢清净的,山上人少,像‘隐居’。”但要注意,伏羲山海拔高,冬天会下雪,老人祭祀得考虑路况。
其实选墓地从不是“比贵”——张阿姨选了荥阳3.5万的墓,因为近;年轻夫妻定了雁鸣湖的湖景墓,因为爸爸爱钓鱼。关键要想清楚:你在意交通?文化?还是环境?另外一定要问这几点:有没有省民政厅资质(防黑陵园)、有没有免费班车、绿化维护是不是常年做、祭祀有没有配套服务(比如免费香烛)。
昨天路过荥阳福园,看到几个老人在园区散步,说“这儿草坪比小区还绿”。最好的安息地从不是最贵的,而是让活人“放心”——能常来看看,能坐下来聊聊天,这样就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