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的冬天总带着股晒透的槐香,午后的阳光裹着暖意,铺在中原区老巷口的石凳上。张阿姨捏着半块橘子,和身边的李叔唠起家常:“咱小区老王去年买的那墓地,说是‘城郊生态园’,结果今年被查是非法的,急得他家儿女到处跑——你说咱中原区有没有靠谱的合法墓地?”这话像颗小石子,掉进了不少老中原人的心里。毕竟对于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来说,“身后事”要的就是个“稳当”,合法合规才是最踏实的底气。
其实中原区的合法墓地不算多,但每一个都“根正苗红”。根据郑州市民政局2024年底最新公示的经营性公墓名单,中原区目前有3家合法墓地:郑州公墓、须水陵园、中原夕阳红陵园。它们散落在西四环、须水镇、陇海西路一带,像几颗稳稳的“定心丸”,接住了老郑州人对“安身之处”的期待。
先说郑州公墓,它藏在西四环与化工路交叉口的西南角,沿着西四环往南走,远远就能看见园子里的法桐林——那是种了二十多年的老树,枝桠铺得像把大伞。作为中原区“资历最老”的合法墓地,这里的风格偏“传统+生态”:既有刻着龙凤图案的中式墓碑,也有藏在松柏间的树葬、花葬。价格不算贵,传统立碑墓起步价约8万元,生态葬则在3万到5万之间。上次去采访,负责接待的王姐说:“很多老人来这儿看了就定,说闻着松针味,像回到了小时候老家的后山。”

再说说须水陵园,它在须水镇的老村里,紧挨着须水河。沿着河边的青石板路走两分钟,就能看见园门——门楣上刻着“须水陵园”四个红漆字,还是村里老秀才写的。这里的墓碑特别“有烟火气”:有的刻着“须水村张二柱之墓”,有的旁边摆着陶制的酒壶,还有的碑前种着几棵蒜苗——都是家属帮老人种的,说“他生前就爱蹲在门口剥蒜”。价格更实在,传统墓碑起步价约6万元,生态葬3万出头就能拿下。负责管理的李叔是须水村本地人,他说:“来这儿的都是老须水人,就想守着祖祖辈辈的土地,听着须水河的流水声,踏实。”
还有中原夕阳红陵园,在陇海西路边上,离市中心就几站公交。园子里的设计更“城市”:有铺着草坪的休息区,有带空调的追思厅,甚至还有免费的代祭服务——对于平时加班到深夜的年轻人来说,这点太贴心了。价格稍高一点,传统立碑墓起步价8.5万元,生态葬在4万到6万之间。上次碰到一位来选墓的姑娘,她说:“我妈生前就爱逛陇海西路的菜市场,选这儿的话,我周末能常来看看,买把她爱吃的青菜,放在碑前。”
选墓地的时候,可别光顾着看价格。首先得认准“两证”:《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和《土地使用证》,这俩证没齐的,再便宜也不能碰——不然像老王那样,买了非法墓地,到时候连碑都找不到,哭都没地方哭。然后看位置:喜欢安静的选西四环或须水,想方便祭扫的选陇海西路。还有管理费,一般是每年每墓100到200元,得问清楚有没有额外收费。最后看服务:比如有没有免费刻碑,有没有定期打扫,关键时候能省不少心。
其实啊,墓地从来不是“终点”,是我们给亲人的“另一个家”。就像张阿姨说的:“我选了郑州公墓的树葬,到时候把骨灰埋在松树下,等春天来了,松树发芽,就像我还陪着他。”中原区的这些合法墓地,没有花里胡哨的宣传,没有虚高的价格,只有实实在在的“稳当”——就像老郑州人常说的:“日子要稳当,身后事也要稳当。”
等到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