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的清晨总裹着股烟火气,牡丹广场的胡辣汤摊刚冒出热气,九皇仙府的班车就稳稳停在公交站旁。张师傅推开车门,熟门熟路地接过李阿姨手里的桂花糕——那是老城西大街的老字号,凉了就软塌塌的,他得帮着放进怀里焐着。“张哥,这周还是走太原路?”李阿姨边找座位边问,她的老伴埋在九皇仙府的桃树下,去年春天她种的桃树,今年已经开了满树花。
班车的路线像根串起洛阳的线,从牡丹广场出发,先绕到太原路的轴承厂家属院——这里的老人们习惯早起,总能看见几位穿蓝布衫的爷爷,手里提着刚剪的万年青;接着往王城公园走,门口的月季开得正盛,常有年轻人站在站牌下踮脚望,手机里查着“九皇仙府怎么走”;过了中州东路的瀍河桥,风景慢慢变了,路边的农田里冒出绿油油的麦苗,远处的邙山像块黛色的玉,九皇仙府的红门就在山脚下,越来越近。

坐这趟班车有不少“小秘诀”——张师傅的保温桶永远装着温白开,在后座的扶手旁,要是喉咙干了,直接拿杯子倒就行;周末人多,最好提前15分钟到站点,不然第三排的“专属座位”会被抢;第一次来的人别忘带身份证,陵园入口要登记,或者提前打个电话预约,免得绕路。还有,别买太沉的东西,车上有爱心座椅,张师傅会帮着把重物放到后备箱——上周有个小伙子扛着花圈上来,他赶紧下车帮忙,说“你妈肯定不想看你累得喘气”。
等班车开进九皇仙府的大门,连风都慢下来了。两边的雪松像站岗的士兵,枝叶间漏下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,远处的湖水泛着波光,岸边的鸢尾开得紫莹莹的。李阿姨捧着桂花糕往桃树林走,风掀起她的衣角,吹得桂花糕的香气飘得很远——她总说,这里不像陵园,倒像个公园,老伴在这儿,应该不会孤单。张师傅把车停在停车场,擦了擦方向盘,对着远处的山望了一眼——今天的云很轻,像谁把棉花糖揉碎了撒在天上,他想起上周有个小姑娘,下车时对着天空拍了张照,说“奶奶肯定喜欢这云”。

其实这趟班车不只是交通工具,更像条连接思念的线。它从洛阳的烟火里出发,穿过老家属院的梧桐树影,绕过王城公园的月季丛,最终停在邙山脚下的宁静里。车上的每一个人都带着心事,却在张师傅的温白开里、在李阿姨的桂花糕香里,把思念熬成了温暖的形状。就像李阿姨说的,每次坐这趟车,都像去见老熟人——老伴在等她,张师傅在等她,连车上的保温桶,都在等她。
风从车窗缝里钻进来,吹得挂在扶手上的绿萝晃了晃。张师傅发动汽车,对着后视镜理了理帽子——下一站是老城十字街,那里有个小伙子要带女朋友来看外婆,手里拿着刚买的白菊,花瓣上还沾着晨露。他得把车开稳点,别让露水滴下来——那是小伙子的心意,得好好护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