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九皇仙府陵园怎么样?

  • 2025-10-28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上周陪妈妈去九皇仙府看外婆,才发现原来陵园也能这么有“烟火气”——不是一排排空冷的墓碑,是藏在万安山脚下,连风都裹着洛阳老味道的“另一个家”。

从市区开车往南四十分钟,过了龙门石窟的余韵,万安山的轮廓就漫进车窗。九皇仙府就坐落在山的“臂弯”里,三面是浅绿的丘陵,前面卧着片清塘,秋天的风把芦苇吹得晃,塘里的锦鲤摆着红尾巴,像外婆以前在阳台养的那尾。沿着石板路往里走,两旁的侧柏粗得要两人抱,树皮上刻着岁月的纹路,阳光穿过枝桠洒在地上,成了碎金。妈妈蹲下来摸了摸脚边的三叶草:“你外婆以前总说,三叶草是‘幸运草’,没想到这儿也有。”

更让我们意外的是“藏在石头里的洛阳”。园区的围墙不是光秃秃的水泥,而是刻满了浮雕——有武则天赏牡丹的场景,有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,还有白乐天写“唯有牡丹真国色”的画面。负责接待的小周说:“九皇仙府的名字取自道教九皇大帝,象征吉祥长寿,可我们更想把洛阳的根扎进去。”外婆的墓碑选在“牡丹区”,碑身刻着浅浮雕的牡丹,花瓣上还留着手工打磨的纹路,妈妈摸着碑面:“你外婆一辈子爱牡丹,当年结婚时,我爸还偷偷买了支绢牡丹给她。”

洛阳九皇仙府陵园怎么样?-1

最暖的是“把细节做到心里”。外婆下葬那天,小周特意提前半小时到,帮我们摆好外婆生前爱喝的牡丹花茶,还找了位会读祭文的老先生——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套话,是妈妈写的家常:“妈,您种的月季我浇了水,楼下的猫还来蹭门,像您在的时候一样。”仪式结束后,小周递来热毛巾:“阿姨,风大,擦把脸。”之后的每个节日,我们都会收到消息:“清明到了,园区的野牡丹开了,要不要来看看外婆?”“上周下了雨,我们把外婆的墓碑擦干净了,您放心。”昨天妈妈还说:“早上路过菜市场,看见卖艾草的,想起去年小周帮我们准备的艾草,说能‘驱邪’,其实是让我们心里踏实。”

离开的时候,夕阳把万安山染成橘红色,风里飘着侧柏的清苦,混着远处传来的牡丹香。妈妈站在外婆的墓碑前,轻声说:“明天我带饺子来,你最爱的韭菜鸡蛋。”风掀起她的衣角,旁边的侧柏沙沙响,像外婆在回应:“好。”

原来九皇仙府从不是“终点”,是洛阳给思念的“温柔容器”——装着万安山的风,装着牡丹的香,装着老洛阳的故事,装着比家人还贴心的牵挂。它不是冰冷的陵园,是让亲人“留在身边”的另一种方式,是让思念“有处可去”的暖巢。就像小周说的:“我们不是在卖墓碑,是在帮人找‘能陪一辈子的陪伴’。”

走出园区的时候,妈妈回头望了眼,嘴角带着笑:“你外婆在这儿,比以前更舒服。”风里传来远处的鸟叫,像外婆以前养的那只画眉,我忽然懂了——最好的陵园,从来不是有多豪华的建筑,而是能让活着的人觉得:“TA没走,就在这儿,和以前一样。”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