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人寻百年归处,总爱往南边的山走——不是贪那点远,是那座叫“始祖山”的山,藏着刻在血脉里的根。老人们说,始祖山是黄帝的练兵场,是嫘祖的养蚕地,连风里都飘着“根”的味道。而始祖山塔陵园就坐落在这座山的南麓,像块“贴在根上的地”,成了不少家庭“归根”的第一选择。
说到位置,其实很好找。从郑州市区出发,沿着南四环转郑尧高速,40分钟就能到辛店出口,再往山里开5公里,远远就能看见陵园的深褐色木牌——嵌着“始祖山塔陵园”几个鎏金的字,倒像座藏在山里的书院。陵园的选址很有讲究:背靠着始祖山主峰,前面是片缓坡,坡下有条清浅水渠,正好应了“背山面水”的老话。更巧的是,旁边就是始祖山黄帝故里景区,每年清明,不少人先去景区寻根,再到陵园看亲人,像完成一场“根”的接力。
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得拆开了说。陵园墓型分三种:卧碑、立碑和塔陵。最基础的卧碑平嵌在草坪里,碑身不大,刻着名字与简单铭文,位置在中后部侧柏林里,起步价大概3万出头——对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,门槛不算高。要是想要立碑,碑身更宽能刻家族故事,先父爱下象棋赢过整条街”,位置在中部银杏林,夏天有阴凉秋天落金叶,价格5-8万。高端墓型则是依山傍水的前排位置,正对始祖山主峰,旁边有小水系,用进口汉白玉刻照片手迹,价格10万以上——选这个的人,图的是“背靠老祖宗”的安心。
其实价格之外,更重要的是“值不值”。陵园的绿化很细:侧柏四季常青,银杏秋天落金叶,草坪修得没有杂草。还有“思亲亭”,能坐着烧柱香说说话;24小时监控,清明有志愿者帮忙。老人们说,选这里不是选块地,是选“根”的归属——始祖山的风里有黄帝的故事,陵园的树影里有先人的温度,连碑上的字都像在说“回家了”。

说到底,始祖山塔陵园的位置不是冰冷的坐标,是“根”的方向;价格不是生硬的数字,是“心”的分量。对想要寻根的人来说,这里不是终点,是“回家”的路——摸着碑上的名字,望着远处的始祖山,风一吹,就像听见老祖宗说“来了,就安心吧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