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洛阳人茶余饭后聊天,常说“北邙山上走一遭,半截历史攥手里”。这座横亘在洛阳城北的山,承载了太多朝代的兴衰——东汉帝陵的封土堆还在,唐代诗人的墓冢隐在柏树林里,连路边的断碑都可能刻着千年前的故事。也就是在这样一座有温度的山上,北邙南山陵园悄悄扎下了根,成了很多洛阳人安放思念的地方。
要说位置,北邙南山陵园真的很方便。从洛阳市区出发,沿王城大道一路向北,过了连霍高速洛阳北出口,再走两公里就能看到醒目的指示牌——红底白字,写着“北邙南山陵园”。如果坐公交的话,坐16路车到“邙山路口”站下车,转个三轮儿或者步行10分钟也能到。周边的地标很容易找,东边是东汉安帝的恭陵,西边是连霍高速的隔音墙,南边能望到王城大道的车水马龙,北边就是北邙山的主峰,站在陵园门口,能看见远处的山岚裹着云雾,像给亲人盖了层温柔的被子。
很多人最关心的还是“合法吗”这个问题,毕竟买墓不是小事,要是碰到非法陵园,钱花了不说,还得折腾。其实北邙南山陵园的合法性不用犯嘀咕——它是2018年经洛阳市民政局正式批准设立的经营性公墓,手里攥着两个“硬通货”:一个是《河南省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另一个是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。我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去的时候,特意看了服务大厅墙上的证件,红章清晰,日期也新鲜。工作人员说,每年民政局都会过来检查,园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审批范围内,绝对不会出现“违建”“占地”的问题。张阿姨捏着证件的复印件,连说“这下心里石头落了地”。

除了位置和合法性,北邙南山陵园的环境也让人放心。进了门,首先看到的是两排高大的银杏,秋天叶子黄得像金箔,风一吹就飘下来,落在墓道上像铺了层暖毯。再往里走有个小池塘,里面养着红鲤鱼,旁边立着“福泽园”的石头碑。工作人员说,园区绿化占了三分之一,种的都是侧柏、雪松这样的常青树,还有月季、桂花,就算冬天来也有绿色,不会太冷清。张阿姨摸着一棵侧柏的树干说:“我家老头生前爱养花,要是葬在这儿,天天能闻见桂花香,肯定高兴。”
其实对洛阳人来说,选陵园不只是选一块地,更是选一份安心——安心位置不偏,逢年过节祭拜不用绕远;安心手续合法,不会突然被通知迁走;安心环境舒服,亲人能“住”得踏实。北邙南山陵园刚好把这些安心攒齐了,它像北邙山上的一棵新树,根扎在历史里,枝叶向着未来生长,接住了洛阳人所有的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