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郑州墓地疫情祭拜的规定

  • 2025-11-01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郑州的三月总带着点软乎乎的春意,法桐芽尖刚泛绿,街角迎春就串起了金黄的花串。可最近小区凉亭里的老人们凑得勤,话题总绕着"清明能不能去看老伴"打转——去年的预约流程还没摸熟,今年又怕有新规矩。昨天我去社区取快递,刚好碰着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发宣传页,凑过去听了半天,把今年郑州墓地祭拜的事儿捋得明明白白。

最让人关心的预约流程,其实比想象中简单。所有经营性和公益性墓地都得提前1-3天预约,要么刷"郑州民政"公众号,要么用"郑好办"APP,点进"清明祭扫预约"就能选墓区、挑时段。比如北邙陵园的上午8-10点档,或者万福园的下午2-4点档,每个时段都有限额,怕的是扎堆儿挤着。我问工作人员:"我妈不会用智能手机咋办?"他指了指宣传页上的电话:"直接打墓区电话,报上身份证号和姓名,人家帮着登记。"就像上周楼下的张阿姨,儿子在深圳,她自己抱着老年机去墓区,人家不仅帮她约了第二天上午,还记了她的手机号,提前一天发了短信提醒"阿姨,明天带好身份证,入口处要查预约码"。

今年郑州墓地疫情祭拜的规定-1

祭拜的方式也有了更暖的变化。今年还是不能烧纸、放鞭炮,也别带那种裹着塑料膜的祭品——但墓区早备好了替代的法子。入口处摆着长桌,堆着黄菊、白菊和蓝丝带,拿烧纸就能换一束;想写点心里话的,有带蕾丝边的卡片,写完可以系在墓碑旁的松柏上;有些墓区还设了"追思墙",贴满亲人的旧照片,旁边摆着电子蜡烛,暖黄的光映着照片上的笑脸,比烧纸更让人鼻酸。我想起去年清明,我偷偷给奶奶带了她最爱的桂花糕,用玻璃碗装着,工作人员看到了没说啥,只是递过来一个保鲜盒:"姑娘,装这里吧,天热容易坏,回头走的时候带走,别留这儿招虫子。"今年再去,我打算带一盒奶奶生前爱吃的绿豆糕,用她的旧瓷碗装着——工作人员说可以放,只要不留下垃圾就行。

今年郑州墓地疫情祭拜的规定-2

更贴心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便民服务。每个墓区门口都有"便民小站",推车里摆着轮椅、雨伞、急救包,桌子上放着保温桶,飘着姜茶的香气。上周陪外婆去看外公,她刚迈出第一步就皱眉头:"腿有点酸。"旁边的引导员立刻推来轮椅,还帮着提我手里的祭品;外婆要给外公擦墓碑,引导员又递来一块软布:"阿姨,用这个,不会刮花石头。"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,比如卧病在床的,还能预约"代祭扫"——工作人员会帮着擦墓碑、献花,拍30秒的视频发给家属。邻居李爷爷的老伴去世三年,他自己有严重的关节炎,今年就约了代祭扫,看完视频他抹着眼睛说:"比我自己去还仔细,墓碑上的青苔都刮干净了,花插得整整齐齐,跟我老伴生前摆的一样。"

其实说到底,这些规定从来不是"限制",而是"守护"。就像工作人员说的:"疫情虽然过了,但安全不能松——去年有个大爷烧纸,风一吹火星子飘到草坪上,差点引发火灾;还有人放鞭炮,吓得旁边的小朋友哭了半小时。今年这样,大家既能安心说话,也不用担惊受怕。"昨天我帮妈妈预约了周六上午的时段,她翻出压在抽屉底的旧毛衣——那是爸爸生前穿了十年的,洗得发白,领口有个补丁。妈妈说:"我要把毛衣带去,放在爸爸墓碑旁边,让他闻闻熟悉的味道。"我想起爸爸生前总说:"祭拜不用搞虚的,有心就行。"今年清明,我们不会烧纸,不会放鞭炮,就坐在爸爸的墓碑前,妈妈给爸爸读她写的日记,我给爸爸看我新拍的照片——风里会有玉兰香吗?应该会吧,爸爸生前最

今年郑州墓地疫情祭拜的规定-3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