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终于要和亲人说最后一句“再见”时,选骨灰盒的动作从来不是简单的“买个容器”——它是把回忆折成小方块收进怀里的方式,是给亲人最后一段“家”的温度。郑州的御泉森林陵园因着背靠邙山、面朝黄河的生态环境,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;而关于这里骨灰盒的收费,也成了很多人悄悄记在手机备忘录里的“重要问题”。
御泉森林陵园的“森林”二字是真的——走进园区,法桐的枝叶织成绿网,樱花树在春天落得满路粉白,连风里都飘着松针的清香气。它不像传统陵园那样严肃得让人不敢多说话,反而更像个“藏在自然里的纪念园”。很多家庭选这里,是觉得“亲人住在树底下,比挤在水泥墙里舒服”;而这样的环境里,骨灰盒的选择也沾了点“接地气的温柔”,没有花里胡哨的套路,只跟着“人的需求”走。

关于收费,御泉没有“一刀切”的价目表,反而像给不同的回忆做了“不同的包裹”。最常见的是木质盒,用金丝楠、柏木这类稳当的木材——金丝楠的纹路里藏着淡淡的光泽,像老人晒了一辈子的太阳;柏木带着松脂的香气,像小时候爷爷院子里的老槐树。这类盒子价格大概在3000到8000元之间,要看木材的纹路匀不匀、雕工细不细——比如刻了梅枝的比光面的贵点,整块木挖出来的比拼接的贵点,但贵得让人明白“值在哪”。也有人选石质的,汉白玉或者青石做的,摸起来凉丝丝的却带着“不变”的安心,价格在5000到12000元,适合喜欢“实在”的家庭。如果喜欢雅致的,陶瓷盒是个好选择,釉色润得像雨后的瓷碗,有的烧着梅花有的刻着莲纹,价格2000到6000元不等,预算有限的家庭也能选到合心意的。
还有定制服务——如果老人生前喜欢书法,可以把他写的字刻在木盒上;如果他爱养月季,能把月季的样子烧在陶瓷盒上;甚至有人把亲人穿过的旧毛衣纤维混进材质里,让盒子带着“他的温度”。定制的价格会高些,大概10000到20000元,但很多家庭说“这笔钱花得值”——毕竟,这是独一份的“他的样子”。御泉的工作人员不会催着选贵的,反而会先问“老人平时喜欢什么?”“他有没有特别在意的细节?”比如有位阿姨选了个2000多的陶瓷盒,说“我家老头一辈子爱喝小米粥,这个盒子的黄釉像极了粥凉了后的颜色,他肯定喜欢”。
其实我们纠结的从来不是“多少钱”,而是“这个盒子能不能配得上他的一辈子”。御泉的骨灰盒,贵的有贵的道理,便宜的有便宜的温暖——2000多的陶瓷盒能装下“妈,这颜色像你那件蓝旗袍”的想念,8000多的金丝楠盒能藏着“爸,这木头像你做的木抽屉”的回忆。说到底,选的是一份“心安”——当我们把骨灰轻轻放进盒子时,能笑着说“你看,这个盒子,像极了你的样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