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嵩山刚褪尽晨雾,金黄的银杏叶就飘落在颍河岸边的石阶上。沿着嵩阳书院旁的小路往山里走,风里飘着松针的香气,转过一道山坳,就能看见嵩山连天公墓的门牌——青灰色的石匾上刻着鎏金的字,和背后的嵩山主峰少室山连成一片,像极了古人说的"天人合一"。
说到位置,连天公墓的确占着嵩山的好风水。它坐落在登封市少林街道办事处郭店村,背倚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翠峦,面朝着缓缓流淌的颍河,距离嵩阳书院不过3公里,离少林寺景区也只有15分钟车程。如果是自驾来,从郑州走郑少洛高速到登封西出口下,沿着少林大道往嵩山方向开20分钟就能到;要是坐公共交通,从登封市区坐1路公交到"嵩阳书院"站,再转乘公墓的免费接驳车,10分钟就能抵达。周边没有闹市的喧嚣,只有山风穿过松林的声音,偶尔能听见远处寺庙的晨钟,这样的环境,倒真配得上"安息"二字。
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——因为墓型不同,价格差异挺大的。最便宜的是生态葬,比如树葬、花葬,用可降解的骨灰盒埋在树下,墓碑是一块刻着名字的石头,起步价大概3万元左右,适合想选环保方式的家庭;传统的立碑墓是最常见的,碑身用花岗岩或汉白玉,墓位面积在1-2平方米之间,价格从5万元到10万元不等,位置好的(比如靠近山景或主路)会贵一点;还有艺术墓,设计成书卷、琴台或者山水造型,用的是进口石材,价格大多在10万元以上,适合想给亲人留个个性化纪念的家庭。其实价格的差异,说到底是"需求"的差异——有人想要简单安静,有人想要符合传统,有人想要独一无二,公墓里的每一种墓型,都是给思念找个合适的容器。
选墓的时候,除了价格,我倒建议大家多看看"实用性"。比如交通,要是平时经常要去祭拜,选离主路近的墓位,下雨天上山也不会滑;比如环境,选靠松林的位置,夏天不会太晒,风里的松香味也让人安心;再比如服务,连天公墓有免费的看墓接送车,还有专业的殡仪顾问帮忙设计墓型,甚至能帮忙刻族谱、种纪念树——这些细节,其实比价格更能让人心安。

前几天碰到一位来选墓的阿姨,她摸着一块汉白玉墓碑说:"我家老头生前最爱爬嵩山,每次爬到嵩阳书院就歇脚,说这儿的茶好喝。现在选这儿,等于让他天天守着自己的老地方。"旁边的工作人员递来一杯热茶,阿姨捧着杯子望向远处的少室山,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她脸上,没有悲伤,只有温柔的思念。

其实选墓从来不是"买一块地"那么简单,它是给想念找个落脚的地方——当你捧着亲人的骨灰盒走进连天公墓,风里的松香、远处的山影、脚下的颍河水,都会帮你把"再见"变成"等我再来"。而关于价格和位置的那些问题,说到底,不过是想给这份思念找个"配得上"的归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