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祖山塔陵园环境怎么样?

  • 2025-11-13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第一次听说始祖山塔陵园,是朋友在茶桌上轻描淡写的一句:“上周去看外婆,那里不像陵园,倒像我小时候爬过的后山。”说者无心,我倒记挂住了——什么样的陵园能让人心生“像后山”的亲近?直到深秋的早晨踩着露水上山,才懂朋友的意思。始祖山的风里裹着松脂的清苦和野槐的甜香,路两旁的五角枫刚染了红,像撒了一把把小火焰,间或冒出几丛开得泼辣的野菊,黄的白的,花瓣上沾着晨露,像谁偷偷抹了蜜。没有笔直的柏油路,只有青石板铺的小径,顺着山势弯弯曲曲往上,偶尔碰到一截老树根从石板缝里钻出来,像在跟你打暗号。抬头望,天是洗过的蓝,云飘得慢,连鸟叫都像被风揉碎了,轻轻落进耳朵里。顺着小径走十分钟,眼前忽然铺开一片小池塘。水面浮着几盏睡莲,粉的花瓣卷着边,像刚睡醒的姑娘揉眼睛。池塘边立着个石凳,凳腿上缠满了老常春藤,藤叶爬过凳面,像铺了层绿绒毯。旁边的工作人员正蹲在地上修冬青,剪子咔嚓响,抬头看见我,笑着指了指池塘:“早两周来,这里的荷花才叫好看,好多家属蹲在这儿拍照片。”语气里没有半点陵园的肃穆,倒像在说自家的后花园。再往上走,就到了祭扫区。没有高大的墓碑林,每块墓碑都藏在花木里——有的旁边种着一株小桂树,有的围着一圈三叶草,还有的摆着家属刚送的非洲菊,红的黄的,插在玻璃花瓶里,水还冒着泡。风一吹,桂树的香气混着菊花香飘过来,忽然想起外婆生前爱种的桂树,鼻子有点发酸,却没有往常去陵园的压抑。旁边有位阿姨蹲在墓碑前擦照片,指尖顺着相框边缘慢慢摸,嘴里念叨着:“丫头,我给你带了桂花糕,还是你爱吃的那家。”声音很轻,像在跟对面的人拉家常,连风都停了,怕打断她的话。最让我意外的,是山顶的那个小亭子。亭子里挂着块木牌,写着“追远”两个字,字体是手写的,有点歪,却带着温度。站在亭子里往下看,整个陵园都被绿树裹着,像一块藏在山里的绿翡翠。风从山那边吹过来,带着黄帝故里的烟火气——始祖山本来就是黄帝文化的发源地,连风里都带着点“根”的味道。旁边有位老人坐在亭子里抽烟,看见我,指了指山下:“我父亲埋在这里快十年了,我每周来一次,坐这儿晒晒太阳,像跟他一起唠嗑。”烟圈飘起来,混着风里的桂香,忽然觉得,这里不是终点,是把思念种在土里,等着它发芽的地方。离开的时候,路过门口的槐树林,一阵风把槐花落进我手里。花瓣是淡紫色的,像小喇叭,闻起来有股清甜味。忽然明白朋友说的“像后山”是什么意思——这里没有刻意的庄严,没有冰冷的符号,只有自然的呼吸,和藏在每一片叶子、每一缕风里的温柔。它不是用来“瞻仰”的,是用来“陪伴”的——就像小时候爬过的后山,你知道那里有你埋的玻璃弹珠,有你刻在树上的“小秘密”,有风吹过的声音,有鸟叫的声音,有你想念的人,在风里,在叶里,在每一个清晨的露水里,等着跟你说说话。这样的环境,哪里是陵园?是思念的栖息地,是心的归处。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