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刚过,嵩山脚下的风里还飘着松针的香气。不少从郑州、洛阳赶来的人,捧着鲜花往山间走——他们是来找嵩山公墓的。对于想让亲人“归葬嵩山”最在意的两个问题,一是“这公墓到底在哪?”,二是“它合法吗?
说到具体位置,嵩山公墓其实藏在少林街道办马庄村的后山坳里。从登封市区出发,沿少林大道一直往西,过了少林景区的石牌坊,再往北转进一条铺着沥青的小路,顺着山路绕两个弯,就能看到路边立着的“嵩山公墓”标识牌——红底白字,很显眼。要是用导航,直接搜“登封嵩山公墓”就能找到,不过最后一公里是山间土路,雨天可能有点滑,建议开SUV或者慢一点走。其实离少林寺景区也就3公里远,站在公墓的平台上,能隐约看到少林寺的飞檐,不少人说,“这位置,既挨着名胜,又不吵杂,刚好。”
最让大家放心的,还是嵩山公墓的合法性。不少人找公墓时,最怕碰到“黑公墓”——没资质、没审批,买了之后说拆就拆。但嵩山公墓是实打实经过省市民政部门审批的:2018年拿到了河南省民政厅颁发的《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,审批编号是豫民殡[2018]12号,有效期到2038年。每年登封市民政局都会来检查两次,主要看有没有超范围经营、有没有违规售墓。公墓入口处的公示栏里,还贴着资质文件的复印件,旁边有个二维码,扫一下就能跳转到民政部门的官网,查到审批信息。“我特意扫了码,确实能看到文件,这样就不用怕被骗了。”上周刚买了墓位的张阿姨说,她是给去世的父亲选的,“老人一辈子就想葬在嵩山,现在找到合法的地方,也算了了心愿。”
其实嵩山公墓能选在这里,还有点文化渊源。嵩山作为五岳之中,承载着数千年的华夏文明,从夏商时期就被视为“天地之中”,不少古代名人都葬在这里。公墓的设计师说,选址时特意避开了文物保护区,选了马庄村后山的缓坡——这里土层厚,不会破坏山体,而且背靠嵩山主峰,前面有一条小溪,符合传统的“背山面水”理念。现在公墓里种了不少侧柏和松树,每排墓位之间都留了宽宽的步道,有的墓位旁边还能种一棵小桃树,“既有自然的样子,又不显得荒凉。”
不少人问,“嵩山这么有名,公墓会不会很贵?”其实价格挺实在的,普通墓位大概3-5万,豪华一点的也就10万出头,比郑州的公墓便宜不少。而且工作人员说,公墓提供免费的安葬服务,每年清明还会组织志愿者帮忙打扫墓位。“最关键的是合法,”一位姓刘的先生说,他之前差点买了山间的非法公墓,“后来朋友提醒我,非法公墓没保障,要是遇到征地,连墓都找不到。现在选嵩山公墓,有合同、有发票,心里踏实。”
说到底,买公墓买的就是“放心”——位置好找,合法正规,还有点文化底蕴。嵩山公墓藏在山间,不张扬,却刚好接住了那些想“归葬嵩山”的心愿。就像一位老人说的,“埋在这里,既能跟着嵩山沾点灵气,又不用怕以后有麻烦,这就够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