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新柳的嫩香,我沿着新濮公路往北走,路过卫河桥时,看到几位老人蹲在路边卖艾草——再过两天就是清明,新乡的街巷里已经飘起了祭祀的烟火气。想起上周有朋友问“新乡福泰墓地价格多少钱一平”,索性转个弯,往福泰的方向去看看。
从市区到福泰不过20分钟车程,入口的法桐树影里,守园的大叔正蹲在台阶上擦石狮子的爪子。“姑娘是来选墓的?”他笑着递过一杯温水,“先逛逛,里面的牡丹开了,顺着小路走能闻到花香。”跟着他的指引往园子里走,才发现福泰的布局跟想象中不一样——没有密密麻麻的墓碑,反而像个加了几分肃穆的公园:玉兰树夹着的小径通到各个墓区,樱花树下的石凳供人歇脚,连墓碑的颜色都选了低调的青灰和米白,不像有些陵园那么刺眼。
跟园区的工作人员聊起来,才知道福泰的价格其实挺“接地气”。“最便宜的是生态树葬,3000块钱一平,就是把骨灰埋在树底下,立个小铜牌当标记;稍微贵点的是花坛葬,5000到8000一平,墓碑做成花坛的样子,能种逝者喜欢的花;传统的立碑墓从8000到15000一平不等,主要看位置和材质——靠近主干道的墓位因为方便停车,贵个两三千;用汉白玉的墓碑比花岗岩贵三成,毕竟材质更细腻。”她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桃林说,“去年有个小伙子给父母选墓,非要选桃林旁边的位置,说妈妈生前爱种桃树,那片的墓位虽然比里面贵1000块,他眼睛都没眨就定了。”
其实影响价格的不只是墓型。我绕着园区走了一圈,发现靠东边的墓区比西边贵,因为东边能看到卫河的支流,有活水;北边的墓区虽然偏,但挨着一片松树林,安静,反而成了喜欢清净的人的“香饽饽”。工作人员说:“还有服务,我们这儿的管理费一年才200块,比别的陵园便宜一半,而且每年清明会免费帮家属擦墓碑、献菊花——去年有个在外省的姑娘没法回来,我们拍了擦墓碑的视频发给她,她哭着说‘就像我自己擦的一样’。”
中午离开的时候,碰到一对中年夫妻正扶着老人看墓。老人摸着一块青灰的墓碑说:“这个好,跟我老家的石磨一个颜色。”丈夫赶紧问价格,工作人员说“9000一平”,妻子小声说“比预算多了1000”,老人笑着拍了拍她的手:“贵点就贵点,我住这儿,你们来的时候能多坐会儿——你看那棵老槐树,跟我老家门口的一样,夏天能遮阴凉。”风掀起老人的衣角,旁边的樱花落了一片在墓碑上,倒像撒了把温柔的雪。
其实关于福泰的价格,最实在的答案就是“合适”——没有虚高的溢价,也没有藏着掖着的套路。你可以选3000块的树葬,让亲人跟树一起生长;也可以选15000块的临江墓,让他们看着河水慢慢流。重要的从来不是价格的数字,是站在墓前时,你能轻声说一句:“爸,这个地方,你肯定喜欢。”
走出福泰的大门,回头看了眼墙上的标语——“让每一位逝者都有个温暖的家”。风里飘来艾草的香气,混着园子里的牡丹香,突然觉得,所谓“合适的价格”,不过是让活着的人安心,让走了的人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