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的始祖山裹着一层淡金,山脚下的柿子树挂着红灯笼,风里飘着野菊花的香——这是很多人对新郑始祖山的第一印象。作为炎黄二帝的“根脉山”,每年三月三拜祖大典的鼓声能飘到山外十里,而藏在山林间的始祖山塔陵园,就像这片文化沃土上的一枚“归根印”,很多人想找它,却常问“到底在哪?
其实要找始祖山塔陵园,先得摸准始祖山的“脉络”。它在新郑市西南方向的辛店镇境内,属于始祖山风景区的核心区域。从新郑市区出发,沿轩辕路一直往南,过了辛店镇政府再走3公里,就能看见“始祖山风景区”的石牌坊;或者走郑尧高速,在新郑西出口下,转S323省道往辛店方向,大约10分钟车程就到山脚下。更直观的地标是——陵园紧挨着始祖山最有名的轩辕庙,从庙门出来往西南走200米,绕过一片侧柏树林,就能看见陵园的入口。有人说“跟着轩辕庙走,就找得到”,倒真是句实在话。
之所以说它“藏”在山林里,是因为陵园顺着山势铺展开,没有突兀的围墙,而是用野蔷薇和侧柏做天然屏障。山风穿过松针的声音比空调风更柔,抬头能看见山尖的“炎黄二帝像”,低头是脚下的青石板路,每一步都踩着“根”的感觉。很多来祭拜的人说,站在陵园里看山,像靠在老祖宗的肩膀上——左边是万亩槐树林,春天开得像雪海;右边是炎黄文化园,刻着《炎黄赋》的石碑能摸出岁月的温度。这样的位置,不是“选”出来的,是“长”出来的,和始祖山的文化、自然拧成了一股绳,连空气中都飘着“归根”的安心。
要是自驾,山脚下有免费的停车场,沿着林间小路往上走5分钟就到陵园;要是坐公交,新郑市区的10路公交车能到辛店镇,然后转镇里的便民车,跟司机说“去始祖山塔陵园”,师傅会直接拉到山脚下。还有人喜欢骑电动车来,沿着轩辕路的自行车道,吹着风看路边的麦田和桃林,倒比开车更有“寻根”的味道。甚至有外地来的人,拿着手机导航“新郑始祖山轩辕庙”,到了之后跟着香客的脚步走,不用问人也能找到——毕竟“根”的方向,从来都不用刻意记。

其实找始祖山塔陵园,找的不只是一个地址,是找一份“老祖宗在等我”的踏实。它不在地图上的某个冰冷坐标里,在始祖山的风里,在轩辕庙的香里,在每一片飘着槐花香的空气里。就像小时候找奶奶的老房子,顺着炊烟的方向走,总能看见门口的老槐树——始祖山塔陵园,就是始祖山给“归根人”留的那棵“老槐树”,站在那里,就等于站在了“家”的最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