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周末,我陪朋友去云鹤生态艺术陵园选墓位。刚进园区大门,就看见一对老夫妻在荷香苑的湖边转,老爷爷指着一棵柳树说:“咱妈生前不是爱跳广场舞吗?这儿离小广场近,又能看见湖水,她肯定喜欢。”朋友凑过去问:“叔,你们觉得这儿位置咋样?”老爷爷笑着说:“你看这太阳,从早上九点就照得到这儿,风也不闷,比咱去年看的那个陵园强多了。”这句话倒让我想起,很多人问“云鹤陵园哪个位置最好”,其实答案都藏在这些“烟火气的细节”里。
说起云鹤陵园的位置,老郑州人其实都不陌生——它坐落在二七区侯寨乡的浅山地带,离南三环不过十公里路程,沿着郑密路往南,过了侯寨大桥就能看见园区的指示牌。这儿属于郑州南边的“生态涵养带”,周边没有工厂,只有成片的槐树林和鱼塘,空气里总飘着槐花香。我去年秋天来的时候,园区里的银杏道全黄了,像铺了条金毯子,有位阿姨蹲在墓前捡银杏叶,说要夹在笔记本里,“我爸生前爱收集树叶,说每片叶子都是不同的‘信’”。园区的位置妙就妙在“闹中取静”:往北边看能看见南三环的车流,但一进园区大门,就只剩鸟叫和风吹树叶的声音,像把城市的喧嚣隔在了围墙外。
至于“哪个位置最好”,其实没有统一答案,但园区里有几个区域总被客户“抢着选”。最火的要数荷香苑,在中心湖的南岸,是块向阳坡——上午的太阳刚好照在碑面上,下午又不会西晒得发烫。旁边还有个小广场,摆着几张石桌,很多子女选这儿,说是“让爸妈还能和老伙计们‘凑凑局’”。我见过一位女士给母亲选荷香苑的位置,指着湖边的柳树说:“我妈以前总在人民公园的柳树下跳交谊舞,这儿的风跟那儿一模一样。”还有松涛谷,在园区西北角,背靠一片马尾松,地势稍高,视野能覆盖大半个园区,喜欢安静的老人适合这儿——有位老先生选了松涛谷的墓位,说:“我爸生前爱钓鱼,这儿能看见远处的鱼塘,就像他还在那儿蹲着呢。”另外樱花园也很受欢迎,春天满树粉樱花,落瓣飘在墓道上,年轻人总选这儿,说“我妈生前爱穿粉色裙子,肯定喜欢这花”。其实选位置的窍门特实在:跟着“回忆”走——老人爱下棋,就选离棋苑近的;爱养花,就选有花坛的;爱听戏,就选离戏楼近的,比什么“风水术语”更贴心。
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位,云鹤陵园的价格倒挺透明。我问过园区的接待员,最便宜的是青竹苑的小型生态墓,3.8万元起,是那种卧碑,旁边种着早园竹,春天竹笋冒尖的时候,倒也有几分生机——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。中端主流价位在8万到15万元之间,比如荷香苑的标准墓,10.8万元,碑型是简洁的汉白玉,旁边有睡莲池,位置在园区核心区,是卖得最好的一档。高端点的是定制墓,比如银杏台的家族墓,20万元往上,能自己设计碑型、种喜欢的树,甚至加个小喷泉——有位客户给父母做了个带石桌石凳的定制墓,刻上了父母结婚时的老照片,说:“以前爸妈总在阳台下棋,现在在这儿也能下。”其实价格差异主要在“位置+心意”:核心景观区的位置肯定贵点,定制服务的也贵,但便宜的位置绝不是“边角料”——比如青竹苑虽然在东侧,却有竹林遮阴,离停车场也不远,开车进去十分钟就到,一点都不麻烦。

离开的时候,朋友选了荷香苑的一个位置,就在那对老夫妻指的柳树旁边。她摸着碑型说:“我妈生前最爱在湖边织毛衣,这儿的风一吹,就像她还在我旁边。”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