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郑,具茨山的风里都飘着炎黄传说——主峰始祖山的石缝里刻着“黄帝拜华盖童子”的故事,山脚下的田埂边还能捡到古老的石斧残片。而始祖山塔陵园,就藏在这处“有故事的山”脚下,不少人问它在哪,其实顺着文化的脉络找,一找一个准。
说到具体位置,始祖山塔陵园就在新郑市辛店镇西南部的具茨山北麓。以新郑市区为起点,沿着炎黄大道向西开15公里左右,路边会出现蓝底白字的“始祖山塔陵园”指示牌;再往里走2公里,穿过两排枝桠交错的槐树林,红墙灰瓦的陵园大门就撞进眼里——门楣上的金漆大字泛着暖光,门两侧的石狮子姿态憨厚,像在等着归人。要是怕走岔路,还有个“活地标”:离陵园3公里处的“炎黄二帝巨型塑像”,沿着塑像旁的盘山公路往下绕个弯,没多久就能看见陵园的飞檐。
选在这里建陵园,可不是随便找块地那么简单。陵园背倚始祖山主峰,山体像把巨大的太师椅,稳稳托着整片园区;前面对着潩水河,河水清浅,绕着陵园转了个柔和的弯;左右两侧是缓坡,种满侧柏和桃树,春天桃花漫山,秋天柏香四溢,连风都带着股子清润劲儿。园子里的每处设计都贴着“炎黄文化”的脉:碑亭是仿汉代的,飞檐上刻着云纹;神道旁的石兽用当地青石凿成,模样像极了具茨山出土的石器;就连墓碑的材质,都选了和山岩同色的花岗岩——像是把山上的灵气,都揉进了每一块碑石里。
如果是自驾过来,路线其实很顺。从郑州出发,走京港澳高速到新郑西出口下,转炎黄大道向西,全程约40分钟;或者走107国道转S323省道,沿途会经过“新郑大枣种植基地”的牌子,再往前开5公里就到。要是坐公交,新郑市区的12路公交能到辛店镇政府站,下车打个摩的,师傅一听“始祖山塔陵园”就懂,10分钟就能到。陵园门口有免费停车场,不用担心没地方停;要是逛累了,辛店镇街上的“老段卤肉店”一定要去,他家的卤肉用老汤熬了20年,配一碗手擀面,地道的新郑味儿。
其实找始祖山塔陵园的位置,找的不只是一个地址,更是找一处能安放思念的“归处”。当你顺着炎黄大道往山里开,风里飘着槐香,远处始祖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,你会忽然明白:为什么这么多人选这里——它在文化的根里,在自然的怀里,连空气里都藏着“回家”的感觉。要是有机会来新郑,不妨沿着炎黄大道走一趟,看看山,摸摸碑,风会告诉你,这里就是最对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