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班路过便利店,玻璃柜里的月饼堆成小堆,莲蓉蛋黄的油光渗出来,隔着玻璃都能闻见甜香。风里突然飘来一丝桂花香——是巷口那家的桂花树开了,去年这个时候,我和妈妈攥着爷爷爱吃的五仁月饼,挤着公交去北邙陵园。爷爷的墓碑在半山腰,妈妈擦墓碑的时候,我蹲在旁边拔草,太阳把后颈晒得发烫,风里有松针的味道。
今年中秋前,我总想着这事。早上刷朋友圈,看到有人问“北邙陵园中秋开吗?”,底下跟着好几个回复,有的说“去年国庆闭了三天”,有的说“不知道是不是要提前预约”。我赶紧翻出手机里存的陵园电话——去年特意记的,备注是“北邙李阿姨”——怕记错,又去公众号查了一遍:郑州北邙陵园9月15号的推送写着“中秋三天正常开放”。
昨天我特意打了电话,接的还是李阿姨,声音像去年一样暖:“姑娘,放心吧,中秋三天早8点到晚5点都开着。记得带身份证,健康码得是绿的,戴口罩啊。”她还提醒,园里在推“文明祭扫”,不让烧纸放鞭炮,可以带鲜花,或者用他们提供的电子香。“上周来的人都很安静,都是轻轻擦墓碑,放一束花,有的还带个小音箱放戏——你爷爷要是爱听豫剧,也能带着。”

挂了电话,我想起去年的场景:爷爷墓碑旁的小松柏是管理员帮种的,今年春天去看,已经有我腰那么高了。管理员张师傅说:“最近来的人都很贴心,不会留太多东西,怕招虫子,都是吃完月饼拍张照,记在心里。”妈妈也说,要是不能去,就在家摆份爷爷爱吃的五仁月饼,拍张照发家族群——可我知道,她比我更想亲自去擦墓碑。
想跟打算去的朋友提个醒:陵园的台阶有点滑,穿防滑鞋;鲜花别买太娇贵的,向日葵或小菊花更经晒;早点去避开高峰,毕竟北邙的坡有点陡。其实不管能不能去,想念从来都在——在家咬一口月饼,月亮照得到北邙的山,也照得到我们的餐桌。风里的桂香还是去年的味道,爷爷的声音好像还在:“小囡,五仁月饼要配茶。”
等周末我去了,要给爷爷的墓碑拍张照,发给深圳的姑姑——她去年没回来,说今年一定去。我会跟她说:“姑姑,松柏长高了,陵园里的菊花开得好,你回来咱们一起去。”
